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电子期刊

哺乳期长则绝经后心血管病风险低

栏目: 妇幼天地 作者: 浏览量: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哺乳持续期延长与女性绝经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相关。该论文发表于《妇产科学》  [Obstet  Gynecol 2009,  113(5) : 974] 杂志。

      该研究共纳入139681名女性健康倡议(WHI) 观察性研究或对照试验中的绝经后女性。这些女性的中位年龄为63岁,且至少有1次活胎生育史。当评估哺乳持续时间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时,以多变量模型对社会人口特性(年龄、产次、种族、教育程度、收入、绝经年龄)、生活方式和家族史等变量进行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自报糖尿病、高脂血症、常见及偶发心血管疾病。

      结果显示,哺乳持续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危险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在完全校正模型中,哺乳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女性高血压[比值比(OR)=0.88,P<0.001]、糖尿病(OR=0.80, P<0.001)、高脂血症(OR=0.81,  P< 0.001)或心血管疾病(OR=0.91,P=0.008)发病率低于从未哺乳的女性,但肥胖发生率未降低。在上述所有变量和体质指数的校正模型中亦能发现相似的剂量效应关系。

      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得出的多变量校正发病率进行评估显示,未哺乳经产女性与哺乳超过12个月的经产女性相比,绝经后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42. 1%对38. 6%,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5.3% 对4.3%, 高脂血症发病率分别为14. 8%对12. 3%。在平均超过7.9年的参试期内,曾哺乳7至12个月、有单次活胎生育史的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低于未曾哺乳女性(HR=0.72)。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创刊号【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