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电子期刊

大勇大爱写就生命誓言——记西藏阜康医院赴灾区医疗救援队

栏目: 特别报道 作者: 浏览量:


      人们说,天使有一-双翅膀,是为了让爱自由地翱翔:人们说,世上洁白的色彩,是为了闪烁崇高的光芒。从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白衣天使便用顽强与执著汇聚成无尽的力量,与灾区群众心手相连,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用大爱编织起一道道彩虹,  为灾区的人民播撒着生命永远的希望。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在众多的白衣战士中,有一群来自雪域高原的医疗救援队一西藏 阜康医院医疗救援队。他们冲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他们不畏危险,克服困难,风餐露宿,  忠于职守,  忘我工作。他们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挽救了无数生命,给灾区人民带来生的希望。他们持续作战,入乡进村全力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用行动诠释着“健康守护神”的内涵,用赤诚和真爱把红十字镌刻在了灾区人民心中,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时代赞歌..... 



 

      前方的灾情不断地传来,情况万分的危急!在地震发生的同一时间,远隔千山万水的西藏人民也将目光投向了-衣带水的四川,西藏阜康医院也开始了一场与时间和死神竞驰的战斗。



      5月12日,地震发生当天下午,西藏阜康医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和阜康医院一班人便做好了赴灾区的准备,在医院召开的紧急会议上,王斌坚定地表示:抗震救灾就是医院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就是医院的头等大事。

      5月13日,医院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董事长王斌紧急召开全公司干部职工会议,部署抗震救灾有关工作;号召全体职工奉献爱心,积极捐款;动员全体医务人员报名参加医疗急救队;组建第一批医疗急救分队。在职工中迅速形成了-种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努力工作的局面,13日当天该公司自发捐款就达10万余元。灾情就是 命令,时间就是生命。5月13日下午,阜康医院决定组建赴灾区医疗救援队。当董事会做出这个决定后,医院上下立即行动起来,大家群情激昂,纷纷报名前往一线。大家表示,仅有捐款是不够的,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我们要到灾区去,要到一线去!

      5月14日上午,西藏阜康医院举行了“抗震救灾、奔赴灾区”请战报名签字仪式,经过严格筛选,该院组建了西藏第一支26人的赴灾区医疗救援队,并由该院董事长王斌担任领队。这支医疗队由该院骨科、儿科、麻醉科、检验科、妇科的精干医护人员组成。他们之中有临床工作三四十年的老专家,也有战斗在临床一线的中年骨干。其中,年纪最大的余明生医生已经54岁,当时他正E在四川出差,当听说医院要组织医疗救援队时,处在灾区、情况十分危险的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最初医院领导为了他的安全着想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但余医生据理力争,他坚决地说,他曾经参加过唐山大地震的医疗救援工作,有一定经验,他是四川人,更是一名老兵,在这样危急的关头,他必须冲在最前面!

      5月16日,由西藏阜康医院26人组成的西藏赴灾区医疗救援队乘飞机赶赴四川。当天晚上,听说德阳绵竹市重灾区的医生已四天四夜没合眼,医疗队一行顾不上吃晚饭就连夜赶赴地震重灾区德阳,并被德阳卫生局安排在绵竹九龙镇驻点,负责九龙、遵道、金花、汉旺等镇受灾群众的医疗救治工作。

      5月16日晚上10点,生活物资采购好了;医疗设备采购好了;满满两大车药品采购好了,临时购买的急救车和越野车到位了,大家来不及吃晚饭就立即启程奔赴德阳。



      5月17日凌展,医疗队-一行一到九龙镇,来不及休息,大家便立即着手建立医疗点。

      绵竹九龙镇处于龙门山地震带边缘,当地房屋在大地震中几乎全部夷为平地,医院等基础设施毁于一旦,部分医务人员遇难,药品紧缺,医疗已经处于瘫痪状态。灾区惨烈的景象让队员们震撼,灾区人民的苦难让他们感同身受,灾区人民的悲痛更增添了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尽快抢救伤病患,来不及多想,也不管危险不危险了,医疗队便在当地一处还未完工的房子里里搭建医疗点。并决定以九龙镇为基地展开对受灾群,众的救治。

      大家争分夺秒,发扬连续工作,不怕疲劳的作风,从168从拉萨启程到17日午夜,仅仅一天时间,医疗点便搭建好而且已经初具规模,为救治病患贏得了时间。附近的村民听说来了西藏的医护人员,纷纷自发前来帮忙卸货物,医疗点当天便收治病患500余人。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创刊号【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