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电子期刊

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栏目: 学术论坛 作者: 《转载》文/张晓雅 浏览量:
      摘要

      目的:探讨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结果体重指数(BMI)高、年龄过大或过小、存在心理社会应激、文化程度低、钙离子浓度低、有高血压家族史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着因或果的关系。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孕期控制体重指数、选择最佳年龄阶段生育、提高文化程度越低群体的保健意识、指导孕妇正确地进行心理调适、对母亲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的孕产妇进行重点监护、补充钙的摄入可一定程度预防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1]。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影响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I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妊娠期常见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9.4%-10.4%,国外报道发病率为7% m 12%。该病可致孕产妇及胎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1。 到目前为止,妊娠期高血压的病因尚未研究清楚,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但是这些因素也还未明确[31。 明确本病的高危因素或保护因素,对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合理监护高危人群,改善母儿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妊娠年龄过大

      大量研究发现,妊娠时的年龄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超过35岁后,出现先兆子病、血压升高的危险增加,与胎盘或滋养体细胞供血不足反射性的导致血压升高有关[4];同时与高龄产妇肥胖者较多,多存在脂肪代谢素乱、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51。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的高强度化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已逐渐成为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常见原因。

      2.钙离子浓度低

      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可导致肾素分泌增加,使起扩张血管作用的前列环素合成减少[ 61。血钙降低还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上升。低镁可使钠钾钙泵活动受损,导致细胞内钙的堆积和细胞外钙的减少,激活了血管平滑肌内的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产生收缩效应,造成血压升高[7]。

      3、体重指数( BMI)高

      肥胖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已被广泛接受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肥胖其血脂常高于正常人,增加了血液稠度,提高了外周阻力,容易发生小动脉的粥样硬化,促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因此,妊娠期间,对孕产妇加强营养的同时,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将体质量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4、文化程度的差别

      不同文化程度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不同,文化程度低者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高者,与文化程度低者自身保健意识淡薄,对产前检查重视不足.从而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性,因此,提高文化素质、提供基础的产前检查服务以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可望减少PIH的发生,降低其病变的严重程度[8]。

      5、可遗传性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可遗传的,具有家族性倾向。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女儿比其儿媳患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应用大规模连锁分析和候选基因筛选的方法,鉴定出位于染色体1,2p13,2q,3p, 4q,9, 10q, 11q2324, 12q, 15q,18,22q上的多个位点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编码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索转换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基因突变或多态性,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 9]。

      6、心理应激作用

      负性情绪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有相关性,在妊娠过程中,孕妇受外界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容易出现紧张、急躁、易冲动、情绪变化大等特征,容易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过分反应,而妊娠本身又是一件重大的生活事件,直接影响孕产妇的心理,进而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10]。

      结论

      ①年龄是影响妊高征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存在脂肪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增加。2肥胖者其血脂常常比较高,增加了血液黏稠度,提高了外周阻力,易发生小动脉的粥样硬化,促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③初产妇较经产妇更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除了与初产妇子宫的紧张度高之外,强营养的同时,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将体质量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普遍进行产前检查,定期检查,使其配合医师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监测血压、体质量变化,化验有无尿蛋白,进行专案管理,并设立高危门诊,进行管理、追踪,使她们按时复诊11;同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正确面对妊娠期意外情况,为孕妇营造幸福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乐观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减轻精神紧张与思想压力。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98

      [2]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97 - 104。

      [3]彭波,袁秀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门]。南华大学学//医学版,2009,37 (2) : 144- 146,14。

      [4]张志。临床产科学1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60- 264

      [5]丁新,黄醒。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营养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1); 51- 53

      [6] R itch ie LD, K ing JC. D ietary ca lcium and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is there a relation?[]. Am JC lin Nu tr,2000, 71 5spll: 1371.

      [7]汪敏,谭进。钙镁与妊高症关系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2,8(9): 50。

                        [8] L achm elier AM, D ekker GA, Pals G, et al.Search ing for preeclam ps ia genes: the cu rent position[ J]. Eur JO bstet G ynecolR eprod B iol, 2002.105: 94113

      [9]张艳萍,叶卫莲。11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

      全科医,2005,1312): 308-30。

      [10]韩红霞.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 2(19); 92

      [11]李晓霞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测与管理[J]。当代医学,2009. 15115): 170-171。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六期【2014年春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