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坐落在黄河岸边,是晋、陕、蒙三省的交界处,因为黄河在那里拐了个弯,故而得名一一河曲。我是从小喝着黄河水,听着黄河的波涛声和船工的号子声长大的。
1978年,我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去到祖国的西北边陲一一新疆服役。 那时的家乡还很落后,条件也很差,特别是交通非常不便。想出门到哪里去,只能靠步行、毛驴车或者是等待着那一天只有一趟的长途汽车,有时候车上人多得都挤不上车。道路全部是土路或者石子路,坑坑洼洼的。残留在我脑海里的家乡,到处都是用土墙砌成的房屋,所见的砖房屈指可数,遇到刮风下雨时,轻则屋顶漏雨,重则房屋垮塌。屋前的道路冷冷清清,没工厂,也没有商店,更不要说路灯了。-条破1旧的街道就是人们拉家常聚集的唯一场所。在当年,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代步就是人们心目中美好生活的目标。2千多人的村庄仅有5辆自行车,人们那时穿的衣服大多数都有补丁或者是用自己家织的粗布做的衣服,用颜料染成各种颜色。以前有一句话就是:新三年,1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连鞋子也是靠自己那双灵巧的手做出来的,有布底鞋、塑料底鞋或者汽车轮胎胶底鞋。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家乡一一河曲也在奇迹般地改变着。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成了犹如江南的鱼米之乡。繁荣而昌盛,美丽而可爱。从前低矮、破旧的老土屋早已被新颖别致的砖瓦房及高楼所取代。过去荒芜的河滩,如今已经变成了整齐的鱼塘,鱼儿在池塘中欢快地跳跃。当年泥泞的土路早已不见了踪影。宽阔的柏油路、水泥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各种车辆穿梭来往、川流不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人来人往。以前的老士屋现在变成了豪华的住宅,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栋栋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崭新的砖瓦房及楼房。儿童乐园充满着欢声笑语,彩灯喷泉装点得像仙境一样。随意走进一家,家用电器、代步工具一应俱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不少人家还有私家轿车,许多家庭还购置了电脑,用以浏览、查询资料和从事文化娱乐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无穷的乐趣。商店、农贸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真是一年一一个新面貌,一年一个新气象啊!
河曲的冬天有着诗一般的意境,画一般的美景。白天看,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美如瑶琳仙境;夜间则天地辉映,满城璀璨,仿佛琼楼玉宇。有雪才有四季,冰雪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四季分明的河曲在一一场大雪之后,整个世界一片银白。冬天里的河曲是浪漫的,如果你在雪花漫天飞舞中,走在大雪飘飘、雪人遍地的县城里,你本身就是一幅画。在这一片银白的世界里,河曲人又迎来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季。这里的人们生活得从容怡然,日子浪漫得近乎迷人,孩子们尽情在雪中打闹嬉戏,堆雪人,被冻红的小脸蛋是冬季灿烂的花朵,越冷越吃冻海红果、冻西瓜啃冻柿子是当地人独特的爱好,而冻馍馍、冻年糕是每个家庭春节常备的方便食品,热乎乎的土豆粉汤是河曲人在正月里离不开的主食,还有那四季飘香的黄河鲤鱼的味道,让人口水欲滴。在冰雪的陪伴之下,他们且行且止,且歌且舞,冰雪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诗意的人间天堂,他们用冰雪创造着幸福和梦想。
当春天到来的时刻,杏花、桃花、梨花、油菜花,五额六色的花儿遍地开放,十里八乡的都可以闻到那沁人心肺的花香。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漫步在家乡的田野中,太阳温和地照耀着,一种暖意瞬间涌上心头。这时的田野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迷人景象。那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地里,辛勤的蜜蜂也趁着这晴好的天气忙上忙下。蝴蝶也伴随着蜜蜂一起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共同谱写这曲美好的乐章。另一边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杏花鲜艳夺目,像在和那洁白如雪的梨花争奇斗艳。还有各种各样不知名的野花做陪衬。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家乡的景色如诗如画,春季的碧水花香,夏季的葱翠,秋季的硕果累累,冬天的银妆素裹,把我的家乡装扮的如此多娇!
如果说一滴雨点是一滴相思的泪,我在这36年里所流下的思念家乡的泪水也许可以汇成一条小河;如果说雨滴是希望的音符,我不知在心海里装载了多少梦想的歌谣来赞美家乡;如果说雨滴是一句赞颂的诗句,我不知用什么词汇来赞美我的家乡!
我游览过水平如镜的西湖、世界明珠三亚;经历了雪域高原一一西藏的春夏秋冬;欣赏过波澜壮阔的长江、松花江。但是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这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物,却让我难以忘怀。她虽没有北京的壮丽;, 上海的繁华;桂林山水的秀丽;庐山瀑布的磅礴,青藏高原的雄伟,可她在我的心中却占据着神圣的位置,不管怎样,她还是那么的美,美得那样自然,那样淳朴,令人神主,令人陶醉!
河曲,我可爱的家乡,我永远的梦,即使时间流逝,但家乡留给我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永远不会!
我祝愿家乡永远繁荣富强,我相信凭借着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我的家乡一- -河曲,将会变得更加繁荣,人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富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