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电子期刊

附子中毒之求医路

栏目: 特色科室 作者: 文/西藏阜康医院内科 田丰辉 浏览量:

当读完这个病历,相信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病例,但就这一个病例却被延误2周后方被确诊,此文非为论文,亦不在于学术讨论,旨在误诊误治的感悟,故姑且以“附子中毒之求医路”为题目,以叙述的形式写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病人的具体情况。

某女,34岁,汉族,云南大理人。因呼吸困难2周,心悸10天收入我科。患者缘于半月前在家用附子1斤,与猪蹄一同炖,患者吃得较多,连猪蹄、附子、汤共两碗(具体量无法估计),当晚无事,次日晨起即感喉头发紧,呼吸不畅,有轻微头晕、乏力不适,病人未予重视,因病人在家乡经常食用附子炖猪蹄,自认为与食用附子无关。此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之势,并出现呼吸困难,以喉头部位发紧出现的呼吸困难为主,病人于症状出现第3天开始就诊,先在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医生闻及呼吸困难,给予查胸片、血常规未见异常,后又再诉咽喉部不适,以为甲状腺疾病,给予查甲状腺激素未见异常,甲状腺彩超显示:左侧甲状腺低回声结节服药后也无好转(具体用药不详),后又在其他医院治疗,检查仍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仍无好转,且于10天前开始出现心悸,咽部如物阻塞,伴轻微恶心,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胸痛,无四肢发麻及口唇发麻感,无咳嗽咳痰,无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等不适症状。病人又来我院就诊,此次就诊于内科,给予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3次/分,遂门诊以“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收住院,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欠佳,饮食及睡眠可,二便正常。

病人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无烟酒史。已婚,有2女,均体健。

入院后查体:T:36.6℃P:42次/分R:2次/分BP:100/70mmHg,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颜面无浮肿,口唇略发绀,咽红,双侧扁桃体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42次/分,律不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5次/分。双下肢无水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后我院值班医生接诊病人,对住院病人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这是为写病历做好准备,更是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做的必须的个重要环节。特别是与此次疾病有关的饮食、情志、用药、检查情况都要仔细询问,最后病人在叙及吃附子之事,病人始终不同意中毒的事,故在整个就医的过程中未言及过量服用附子的事,这可能是导致误诊误治的根本原因。另外门诊医生专科性较强,病人又较多,未全面询问病史,也是导致疾病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近日在“爱爱医学论坛”看到《调查:97%医生反对职称评审制度》文,其中文章说到:“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周昭远介绍,其实欧美和港台都没有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的说法。他们只有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可以想象,如果此病人在全科医生的诊治下,不易被误诊,文章还说道:“对于医生而言,能够花最少代价治好病就是好医生,职称高低与治病能力没有任何关系。”可能现行医疗体制也是导致患者被误诊误治的一个因素。

病人入院后,医生给予的诊断明确了,治疗就容易了,该患者入院后诊断为:乌头碱中毒。治疗给予了补液,利尿,口服阿托品片0.6mg,每天3次,经治疗3天,病人无不适症状,心率恢复正常,病愈出院。1周后随访,无不适症状出现。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七期【2014年夏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