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电子期刊

流沙河印象

栏目: 浮光掠影 作者: 文/老雕 浏览量:

拉萨市北郊有一条河,叫流沙河,但不是《西游记》里的那条流沙河。它很小,夺底沟和娘热沟的小河汇集形成流沙河,然后汇入拉鲁湿地,再经开发区汇入拉萨河。它属于季节性河流,冬春季河床干涸,一河的细沙,每当狂风起,河床的沙尘夹杂着塑料袋遮天蔽日,人们都捂着嘴,心里骂着鬼天气,背着风沙行进着。只有到了雨季,它才真正称得上是河,就像奄奄一息的脱水病人,美美喝了几碗汤后,血管终于变得充盈,肌肤也有了该有的光泽,整个人也就有了生机和应有的神气——满满的一河水,饱满、热情而奔放!

雨季里,每夜电闪雷鸣——风雨后的下半夜,听到了流沙河哗哗的流水声,似乎回到了久违的故乡,然后进入甜美的梦境。清晨,孩子们从牛群清脆的铃声和低沉的“哞哞”叫声中醒来,立即趴在窗户上兴奋地看着牛儿们从河堤上缓缓走向拉鲁湿地。新的一天又是阳光灿烂,新的一天又是水草丰美,牛儿们偶尔的一声长长的鼻音,在空旷的草地上回响;孩子们学着牛的那声悠扬的“感叹”,也开始了新的一天。只有半山腰那如纱似缦、如仙似幻的氤氲云雾还与湿漉漉的山峰尽情缠绵,久久舍不得散去……

若是晴得两天,河水稍稍消退,水变得清澈见底,河床的细沙被流水刻写了涟涟纹理,那么工整,又那么秀美。更有几尾小鱼迎流而上,旖旎而行,悠然自得,观者自是心旷神怡。忽记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映布石上,怡然自得……”美好而灵动的东西总是会打动人们的内心的。

若是正午,太阳火辣,恰河边两三户人家,三五株榆树,更有青石板堤坎,缕缕凉风,路人都会在此歇歇。转经归来的老阿妈,坐在干净凉快的青石板上,仍然悠悠地转着手中的转经筒……是一种信仰,是份执着;是一种生活,是份坚守;是一种思索,是份安详!再看那两三户人家,白墙、朱门,虽简陋,但不失整洁。围墙角,专门栽种了一排马铃薯,正开着朵朵小白花,走进一看,居然成标准的五角星,好不欣喜?榆树上有麻雀叽叽喳喳,突然想起榆树的种种好处来。一颗树,就是一片生活的天地。记得民国一位大家说过,有处老宅,然后有颗杂树(指落叶乔木)或槐或榆或枣,足矣!《幼学琼林》有“桑榆,比喻晚景之不足”,我看是虚妄,“冬于藏”,乃自然之道也。有榆,就有树荫,就有生息。种榆者,荫蔽路人,此乃善也。“不以善小而不为”,实为大德!

河边有榆,河里有鱼,甚幸!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八期【2014年秋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