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电子期刊

冬季心脏病人该注意什么?

栏目: 与您分享 作者: 文∕阜康医院心脑血管分院内科 于永军 浏览量:

 

 

于永军:主治医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二十年,在三甲医院工作五年,主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原工作十余年,曾参加《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多学科骨干医师学术会(上海站)。对高原常见病、多发病有独特见解及治疗方法。擅长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冠心病,肺心病,高原多血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高原性心脏病,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冬季是心脏病的高发季节,如果做到以下几点可以减少或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注意一:饮食

在冬季因节日及聚会增多,不少人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并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大量抽烟喝酒,影响睡眠,情绪也处于亢奋状态,很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心律紊乱、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甚至造成猝死,所以饮食是重中之重!尤其在晚上不能吃过饱,过于油腻的食物。

 

注意二:保暖

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人,冬季室内外温度的骤升骤降,也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的变化,导致耗氧量增加,造成血压升高,增大发病风险。老年人的动脉本身很脆弱,常常因为承受不了这样强大的内压,导致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注意三:早晚寒冷时减少外出

寒冷的环境可使其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加重心脏负担,从而间接引起冠心病发作;更可直接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尤其是老年人心肺功能较弱、或人自身患有心脏病史,对寒冷的刺激就更加敏感!

 

 

 

注意四:饮水

冬季气温低,中午前后是进行日光浴的大好时机,不容错过。阳光有益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但同时要保证一定的饮水量,避免水分大量蒸发而增加了血液粘稠度。

 

注意五:午休

避免剧烈运动,坚持睡午觉。冬天如果室温比较适宜,每天坚持午睡30分钟,可减少心脏病发生率。

 

注意六:吃坚果

瑞典研究人员对31000人调查显示,每天至少吃一次坚果的人比不吃者患心脏病危险降低53%,其中胡桃、花生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脏有好处。

 

 

 

注意七:防感冒

感冒等传染性疾病所激发的人体免疫反应并非对机体都有利。白细胞数量增多以及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的增加,除了可抵抗细菌或病毒的侵袭,还能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诱发或加重心脏损害。

 

注意八:控情绪

冬天日光照射相对较少,有些人易激动,情绪过于波动会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多,血压升高,不利于心脏病的康复或诱发心脏病,所以要控制烦躁、激动的情绪。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十期【2015年01-0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