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2020华为手机杯围棋甲级联赛在成都武侯进行第11轮的比拼,西藏阜康队对阵上海清一队。十轮战罢,西藏阜康队以2:2主将胜江西金
西藏创办大型综合性医院:西藏阜康医院、专业的妇产儿童医院、独立的健康体检中心、专业的心脑血管医院、自治区人类辅助生殖中心、药品批发。
乡下有句老话儿:“大人盼耕田,小孩盼过年。”童年时代的过年往事,曾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印象,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颇有情趣。
记得小时候,一过农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便都会围绕着过年吃的、烧的、贴的、用的开始忙碌起来,年集是必定要赶的。一进腊月门儿,乡村的集市渐次设点接棚,大小摊位形成夹道,香烛纸锞、神龛蜜供、鞭炮烟花、春联年画、干鲜果品、应时鲜菜,凡年中应用之物,应有尽有。大人们提篮小买,备办年货,只听得讨价还价声、吆喝声此起彼落,气氛热闹非常。皮儿猴般凑到一起放炮仗的小伙伴们,远远地看见大人们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来,便前呼后拥地雀跃着迎上去,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抢着看哪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年前这次赶集,一定是每年最奢侈的一次,除了大鱼大肉、点心匣子等年货以外,几乎每个孩子,各有各的东西,你的是花衣裳,他的是新棉袄,你有皮帽子,她有新手套。一个个都心满意足,爱不释手。
说是廿五扫房土,可我们哪能等到那时候?腊月十几就张罗着找来长竹竿绑上笤帚细细“抹”过,清除家里角角落落的陈年污垢。把屋子扫净了,然后再打一盆糨糊开始糊墙。一张张报纸整齐地糊在墙上,屋子一下子就亮堂起来。贴对联和年画,这也是令人高兴的时候。我最喜欢挨家挨户看各家大门上的年画,胖娃娃骑着大红鲤鱼、《松鹤延年》、《天官赐福》……这些年画让我看一年也看不够,总觉得还有很多的故事藏在里边。
乡下过年,是要杀年猪的。杀猪的时候,村里的左邻右舍三三两两挽着手前来观看,享受腊月乡村的乐事。杀猪的有条不紊地按程序过命、吹气、煺毛、开膛、剔骨,男人们跑前跑后打下手;妇女忙里忙外准备午饭,等待杀猪的一刀子下去的那四五斤刀头肉做菜;最为心急的是我们这帮小调皮,眼睛紧盯着杀猪的开膛后取出尿泡,放在地上用脚一搓,再找一根麦秸杆,憋足气,两腮鼓起,圆鼓鼓的“肉气球”攥在手里,就开始你抢我夺地蹿了。杀年猪不光小孩儿喜欢,大人也盼,苦了一年,吃上一顿肥猪肉,满口流油,那是相当解馋。
蒸年馍向来是妇女同志们的活计儿。母亲先用温水和了几大盆面,再把和好的面搁在灶锅里,上面覆盖一层油纸和厚棉被,好让面发得快一些。蒸馍前,我们要在堂屋正当中摆放几条长凳,摆上几个馍筐子、大簸箕,以便盛放刚出锅的年馍。这时候邻家的大娘小媳妇是要来帮忙的,按照分工都参与蒸年馍,有劈柴的、有轧面的、有揉馍的、有烧锅的。到了天擦黑儿,热腾腾的发面馍、菜包子便堆成了小山高。
蒸好年馍,就该“过油”喽。过油的有炸藕盒、炸丸子、炸鸡腿、炸鱼块、炸肉条、炸豆腐等菜品,主要还是招待春节期间来家走亲戚的客人。这也是个累人的活儿,要和面、撮菜团、支油锅、不停地让面丸子下锅、翻转、起锅,这样单调的动作要重复若干次,经过3到4个小时后母亲才能停歇下来。记得当时大人们也是不让小孩子在身边的,一来小孩子不安分怕烫着,二来怕嘴巴不严,乱说一通,坏了年关的口彩。但不管大人如何威逼利诱,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的,眼巴巴地看着母亲将做好的肉丸子一个一个放入油锅里,直到把它们炸的金黄,我像只小馋猫一样守在旁边,将母亲炸好的丸子,隔一会儿就捏一个吃,母亲时不时拿她那手拍打一下我偷拿的小手儿,那个时候吃得是有滋有味。
就这样,一直忙到年三十,才算是忙完了,就等着吃年夜饭了。那时候可没有电视,更没有春晚看。除夕夜放完烟花爆竹,端出平时难以吃上的各式各样的荤菜素菜,一家人按照辈份高低、年龄长幼,围着桌子依次落座,喝酒吃饺子,举杯欢饮,共同祝福,畅谈新的一年的设想及打算,在你敬我干的融融氛围中守着“年岁”,享受着全家团团圆圆在一起的无尽欢乐和浓浓的亲情。这一夜,家家都彻夜亮灯,既要为过年仍在外面奔波的人照亮回家的路,也预示着来年家景一片光明……
拜年是过年重要的环节,大年初一,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孩子们换上新衣新鞋,焕然一新,挨家拜年,每次能收到五分、一角的压岁钱,不给钱的就给几块糖,塞一把花生瓜子,直到吃午饭时才折回家。儿时的我只觉得挨家串户的跪拜非常好玩,意犹未尽的我就开始整村子跑,不管碰上哪家,我都急急钻进去跪倒就拜。儿时的我从未把拜年当成一件严肃的事,只觉得好玩又快乐。最后全村的人都说我是最懂事知礼的孩子,因为我拜年喊人喊得最甜,磕头磕得最响!
按传统习俗,要到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才算是过完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里,是我们儿时最好耍的日子,街上天天都有热闹看,有大戏瞧,还有好看的耍龙灯哩,这些耍灯的人特别要到开店做生意买卖的门前去耍,店主们一般都准备了大量的烟花火炮来燃放,图个吉利,图个热闹,耍灯的人也十分勇敢,他们在震天的锣鼓响声中,耍得特别卖劲,有的还要搭桌子立高台上翻下跳,让人惊心动魄,十分刺激。大方一点的店主老板在耍完灯之后,都要封上丰厚的红包和香烟给耍灯的人,然后耍灯的领头人要高喊致谢“大吉大利,恭喜发财”!我们这些孩子又跟着到下一家去看热闹,甚是好玩!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儿时的回忆早已模糊斑驳,但那些关于“过年”的记忆碎片却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清晰,如电影片花般拷贝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段充满童趣的美好时光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窗外小孩子们的爆竹一声一声地炸响,我知道新年已经来临,只是感慨儿时过年的心境,那点点滴滴的快乐与满足,是再也寻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