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为了人与书的相遇——翁贝托·艾柯周年祭

栏目: 浮世绘 作者: 文/泥永淘 浏览量:

我最敬仰的西方学者——翁贝托·艾柯去世一周年了。若让书痴群体推举一位精神领袖的话,翁贝托·艾柯多半是一时之选。我孤陋寡闻,罹患重度书毒症多年,却是年近而立才知道艾柯的大名。更令我抱憾的是,我得闻艾柯其人时,他刚驾鹤旬余。唉,人生憾事,莫此为甚。

 

 

艾柯的头衔有很多: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作家、公知。但让我对他心生喜爱的却是一个非正式的称号——书痴。对于艾柯,评论家们褒贬不一,但无论臧否,他们的笔下,与艾柯绑定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永远是——“大百科全书”。

 

九歌说,读艾柯的书是有文化的象征。梁文道说:“我用他的书检验我的知识水平。”众多评论家这么说,是因为艾柯浩如烟海的学问确实令人既敬且羡。让芸芸书虫惊艳的是艾柯高达三万册的藏书, 而且他的古籍非常成名,因此读者看到他的笔下引经据典,各种生僻的文学掌故、诸般无人问津的冷门杂学莫不信手拈来。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著作无不是一场华丽的炫学,这让我等读者既艳羡不已又眼花缭乱。

 

 

出于对艾柯的好奇和敬重,我找来他的超级畅销书——《玫瑰的名字》, 想一览艾柯的风采,随着书页翻动,我先是钦慕,继而自卑,继而失望,终于绝望——未翻到五分之一,我就想找一条哈达,作为三尺白绫,浩然长叹道:“Eco,take me away!”因为这本书中,艾柯又是一贯的旁征博引,让人目眩神驰又望而却步,继而心生困惑:一位研究中世纪美学的学者如何突破专业藩篱,成为畅销书作家;一部充满冷僻学问的小说如何成为世界级的畅销书,而且它名气之大,使得它的仿作都成为全球性的畅销书,如众所周知的《达芬奇密码》。

 

这就是艾柯,他以自身的博学打破学科壁垒和时空界限,优游于诸多领域,既有幽岩跨豹之奇情,又有碧海掣鲸之壮采。读他的书,读者能横跨史学、美学、文学与科学的多元向度,游览欧陆中世纪的古老修道院,掠过地中海的万里波涛,摩挲神秘的楔形文字,仰望哥特教堂的尖顶……

 

 

艾柯曾有一种说法:书,永远是没读的比你已经读过的重要,因为未读之书的存在,正是为了提醒你,你所知的是如何稀少,它们的存在正是为了让你看到自己的局限。艾柯的这种理论,我奉为圭臬。我努力地阅读,正是为了弥补自己的局限,但其结果所有爱书人肯定了然于胸:你愈加努力弥补,你愈加发现自身局限的增长。这是阅读的“恶性循环”,但也是其“良性循环”。当你惊觉自己的无知时,恰是自己的进步。

 

如果你也嗜书成癖的话,大可以和“病友”艾柯畅谈奇书逸事,关于书的意义和价值,关于阅读的必要,关于爱书人无法自拔的执迷,在他纵横古今又睿智幽默的笔触中,在一场场应接不暇的炫学风暴中,体味一位骨灰级书痴的高贵与疯狂。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二十期【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