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电子期刊

病理医师工作态度与做人

栏目: 阜康文化 作者: 文/阜康妇产儿童医院 病理科 王福永 浏览量:

 

在外科病理学甚至整个组织病理学诊断领域内,病理医师在肿瘤诊断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于患有肿块的任何病人来说,病理组织学报告是诊断的主宰因素和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决策因素,因此,任何一名病理医师都应认识到并承担起这份责任,因而在日常工作中,可具体表现在病理工作态度上。

《左传》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简而言之,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这是现代社会应当提倡的,做人是最起码的要求。我国外科医学泰斗裘法祖说过,做人要诚实,要谦虚,要尊重他人,要宽容。病理医师应力求做这样的人。

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说真话,做实事,不说谎,不作假,确保真实可信。病理工作中每一次记录,每句描写,必须能够还原疾病的真实面貌,必须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病理诊断的结果是凭借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细致的观察和严谨的思考,而后对实际存在的客观事物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简单记录或刻板印证临床的猜想,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测量工具,而是最倾向于真实的一种解释的技巧或艺术,为的是向临床及患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

要做一个谦虚的人。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始终处在发展状态,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病理学专家纪小龙说,疾病中只有三分之一是能医治好的,余下的疾病,一半可治愈,一半是现代医疗仍无法治愈的,这说明了医学的局限性。在病理学领域,现在应用的诊断标准是不统一的,这些标准或是有证据的,或是经验主义的,经验源于少量复杂病例和大量“常规”病例——这些病例常伴不完全或是临床特征的错误信息,这表明病理同其他领域一样,具有局限性,这是每个病理医师需时常提醒自己的事实。有些医疗可能导致很多情况:有的情况像太阳下山,必定会发生;有的像遇到刮风的机会;更有的像遇到雷劈的机会。但在医疗情况下,医生就要考虑到被雷劈的可能。所以,医学专家张孝骞才会说:“每临症,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临症如临阵。”这也是为什么越是见多识广的人,越是谦虚谨慎。

很多医疗纠纷便是在习惯于主观武断、轻易下结论、随便打包票的医生身上发生的,这类人更倾向为“江湖术士”,“江湖术士”或许有本领,也不缺乏深信不疑的追随者,试想,除了无法治愈的那三分之一,余下的病人总有解除了病痛的,自然对其深信不疑(这或许是一种生财之道?)。这种习惯于主观武断,轻易下结论,随便打包票的行医态度是不可取的。

要做一个尊重他人的人。一要尊敬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组织病理学领域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前辈们不断探索、思考的结果,从发展过程中回头看去,总有一些结论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但病理学家们并不惧怕,宁可犯错,也不愿停滞不前。我们从他们记录下的文字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我们每一次的实践、思考都带着他们的印记,他们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二要尊敬同行。我知道我们的同行是如何获得经验,面对难题是如何思索,下结论又是如何字斟句酌。三要尊重病人。医生的态度,即使只有片言只字,都会严重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和生活。交待病情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该隐瞒真相。数百年来为人们所接受的医师(以家长式的态度)能为病人做出最好决定的观念现在已经动摇,尊重病人的自主权的需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曾有一段时间医师通常不告诉病人他们患了绝症;而现在医师不仅与病人讨论诊断结果,甚至与病人详细商讨治疗方案。当然如果病人拒绝知道不良的后果,就无须一定要让他知道,医务工作者既不应有目的地隐瞒真相,但同时也应该尊重病人的愿望。

要位一个宽容的人。少年人常以自我为中心,锋芒毕露,争强好胜,甚至与人为敌。随着年岁增长收敛锋芒,棱角渐平,会为他人着想,懂得灵活变通。如此看来,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在病理工作中,常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各方面的质疑,各种问责…只要具有正面意义,如可以开阔思路,促使进步,哪怕很难,也要容忍。很多人喜欢布袋弥勒和尚—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好似一种无所作为的旁观者心态,其实做宽容的人,但不是一味容忍,有一种刻意的诽谤,并不是无知说错了话,而是明知故作,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我们也应从另一个角度欣赏湖南醴陵护国寺布袋弥勒楹联中“肚纵能容,也不容瘴气乌烟、贪赃枉法”这句,既待人以宽,又坚定立坚持原则。

做好了人,再来立功、立言。我想,这些不仅是病理医师的行医态度,也是每个医学工作者的人生态度。在此,我与大家共勉。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一期【2012年冬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