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电子期刊

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急救体会

栏目: 学术论坛 作者: 文/阜康医院 急诊科 夏格平 浏览量:

对2010年7月—2012年11月本院急诊科抢救治疗的10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28—64岁,患者既往均无过敏史。接触过敏原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间3—45min,中位时间10min,发生过敏性休克至抢救时间1—30min,中位时间3min,致敏原:应用头孢菌素类4类例,青霉素2例,喹诺酮类2例,双黄连注射液1例,门冬氨酸钾美1例,其中药物过敏者注射前均按规定进行过皮试。

 

1.2临床表现:6例患者均出现意识淡漠;3例突然出现意识完全丧失,1例伴尿失禁,无四肢抽搐;8例早期诉头晕、恶心、心悸、胸闷或出冷汗等;2例皮肤广泛潮红、瘙痒或有荨麻疹。所有患者平均血压(MAP)低于70mmHg(1mmHg=0.133kpa),其中2例血压测不到;5例脉搏大于100次/min,2例脉搏60-100次/min,1例外周动脉未触及明显搏动;4例呼吸微弱,2例伴有呼吸困难,1例呼吸停止。

 

1.3急诊救治:①立即脱离过敏原。②抗休克:肌肉注射(肌注)1:1000的肾上腺素,成人每次0.3-0.5ml。小儿酌情减量,随后视血压情况改用多巴胺5-10ug.kg.min维持静脉滴注;同时根据休克程度和个体情况,迅速在2h内输注1000-2000ml液体,其中约2/3为晶体液、约1/3为胶体液。③抗过敏治疗:地塞米松10mg,随后给予苯海拉明20mg肌注并酌情使用钙剂。④处理并发症:伴支气管哮喘者给予氨茶碱等解痉平喘治疗。⑤其他处理:包括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治疗等。⑥严密监测患者意识、血压、脉搏、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尿量等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1.4预后:9例患者在平均30分内MAP提高到70mmHg以上,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24小时内症状完全消失,停用抗休克治疗,经3d随诊,未见肾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61岁女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输入头孢哌酮钠3分随后即晕厥,休克,当地抢救条件有限,约30分转到本院,但呼吸,心跳已完全停止,复苏无效死亡。

 

2讨 论

 

过敏性休克属1型超敏反应,起病急,发展快,多无先兆,抢救及时则恢复快,疗效好。中药注射液过敏的原因除患者为过敏体质外,还可能与中药加工过程有关。本组经及时抢救,有95.2%(9/10)的患者在2小时内纠正休克低血压状态,24小时内完全脱离治疗和监护;且肾上腺素对脉搏极微,测不到血压的患者,升压作用明显,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快捷,应作为此类患者首选抢救药物。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二期【2013年春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