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各种疾病之护理体位

栏目: 医学常识 作者: 文/ 吕敬海 浏览量:

      近段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对护理学又学习了一- 遍,每次的学习都会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长知识点,现将护理学部分疾病护理体位综合了一下,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1、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体位:置病人于两腿下垂坐位或半卧位,减少静脉回流。

      2、先心病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立即予以膝胸体位。

      3、缩窄性心包炎有呼吸困难症状耍根据病情帮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前倾坐位。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行血管造影术后应取平卧位。

      5、急性阑尾炎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减疼痛。

      6、腹外疝病人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

      7、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人采取舒适体位,避免局部受压加重疼痛。

      8、细菌性肝脓肿病人取半卧位,以利引流和呼吸。9、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或平卧位,可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10、急腹症病人一-殷情况良好或病情允许时宜取半卧位。

      11、气胸病人常采用半坐卧位,如病人躺向插管侧,可在引流管两旁垫以砂袋或折叠的毛巾,以免压迫引流管。

      12、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一般取半卧位或坐位,并尽量减少自理活动。

      1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发生惊厥,应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和领扣。

      14、妊娠期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应采取左侧卧位,使下腔静脉f流通畅。

      15、正常分娩妇女如阴道流血多,有头晕、眼花等自觉症状,应卧床取左侧卧位。

      16、母乳喂养时,母亲的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全身肌肉放松抱好婴儿。

      17、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取左侧卧位,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18、妊娠期出现子痫情况,应立即左侧卧位,减少误吸,开放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

      19、 前置胎盘病人需终止妊娠者,孕妇取去枕侧卧位。

      20、胎儿宫内窘迫病人胎儿窘迫情况不严重者,给予吸氧,嘱产妇左侧卧位。

      21、胎膜早破病人胎先露部未衔接者应绝对平卧,采取左侧卧位。

      22、肺段切除术或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病人应取坐位,双腿下垂。

      23、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预防心力衰竭,保证孕妇每天至少10小时的睡眠且中午宜休息2小时,休息时采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

      24、羊水栓塞病人取半卧位,加压给氧,减轻肺水肿,改善脑缺氧。

      25、产褥感染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

      26、急性盆腔炎病人应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以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减少炎症扩散。

      27、 创伤病人胸部损伤重者,宜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卧位,以利健侧呼吸。

      28、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损伤,除骨筋膜室综合征,毒蛇咬伤时患肢应降低外,其余均抬高患肢。

      29、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咽分泌物及呕吐物。

      30、淹溺病人进行倒水处理时,采取头低脚高的体位。骨折病人取合适体位,促进静脉回流;休克病人取平卧位,患肢肿胀时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将肺部内及肾内积水排出,以促进静脉回流和减轻水肿。

      31、癫痫病人出现先兆时立即就地平卧,头下垫软物,不强行按压肢体,以防受伤。

      32、颅骨骨折病人出现脑脊液外漏时,应取半坐位,头偏向患侧,维持特定体位至停止漏液后3' ~5日,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至颅底硬脑膜裂缝处,促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

      33、脑脊液漏、咯血、脑膜炎、碎石术后病人均取患侧卧位。

      34、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手术后平卧硬板床,根据手术创伤情况,一般需卧床1~3周。

      35、食管癌病人术后待病人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

      36、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若病人血压不稳,可给予半卧位,术后24小时卧床休息。

      37、结肠癌病人结肠造口手术后一般宜取造口侧的侧卧位,以防流出的粪便污染伤口。

      38、骨肉瘤病人截肢术后24^48小时应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39、乳腺癌病人手术后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改善呼吸功能。

      4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术后病人意识未恢复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血压稳定后,采用半卧位;肺叶切除者楔形切除术者,应避免手术侧卧位,最好选择健侧卧位;全肺切除术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

      41、痛风病人在急性关节炎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

      42、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病人应取将床头抬高15-30*的斜坡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昏迷病人取侧卧位,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43、脑损伤病人意识清醒者采取斜坡卧位,有

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者宜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

      44、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小

      时内避免搬动病人,病人侧卧位,头部稍抬高。

      45、脑血栓病人采取平卧位,以便使较多的血液供给脑部。

      46、小儿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不要搬运,立即松解患儿衣服领口,让患儿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47、婴儿出生后2小时可按需喂养,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喂养后取右侧卧位,床头略抬高,避免溢奶引起窒息。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十二期【2015年05-0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