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易于忽略的老年抑郁症

栏目: 医学常识 作者: 文/阜康(国际)健康体检中心 刘晓东 浏览量:

说到抑郁症,多认为是年轻人遇到情感、工作、学习等原因而引起的情绪低落的表现,事情过后常常能够自行恢复。而对于老年人的抑郁表现常被忽略,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步入老年期时经常出现的疾病状态,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到医院反复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甚至产生厌世、自尽的念头,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悔恨。

如何识别老年性抑郁症,需要我们掌握一些老年期抑郁的特点:1、常诉各种身体不适,因与躯体疾病同时存在,容易误诊为其它内科疾病。2、认知损害多,从轻度的记忆力下降到近事遗忘,表现明显的是刚放置的物品找不见。3、疑病观念强,认为自己患了各种疾病,尤其是不治之症,表现为反复去医院检查或拒绝去医院,悲观、厌世、自责。4、容易激惹,经常无故发脾气,小事也能大发雷霆。5、其它表现有睡眠障碍、早醒、食欲下降、思维行动迟缓。

高原与内地相比,生活节奏要慢,反差小,工作压力也小,因此抑郁症的表现不明显。同时,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大脑神经中枢对缺氧的耐受性敏感,容易产生严重的睡眠紊乱,导致顽固性失眠。长期高原生活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衰退,脑组织老化引起的记忆障碍、行动迟缓出现的较早。

如何进行鉴别:1、正常人的情绪变化,持续的时间短,程度轻,无躯体症状,不影响正常的精神活动。2、更年期抑郁,发作在更年期,不是任何其它因素引起,情绪低落伴躯体不适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缺乏,持续时间长,程度重,影响正常的精神活动。3、老年性抑郁,发作于60岁以上,以抑郁心境为基础,焦虑症状突出,有较多的躯体不适主诉,病程长,预后差。

老年人对躯体疾病、精神挫折的承受能力日趋减弱,而遭受各种心理刺激的机会增多,如退休后地位、身份的改变,社会交往、经济来源减少,子女分居,丧偶,独居等等,都成为老年心境抑郁的根源。老年性抑郁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关,性格开朗、乐观、直爽、热情的人,患病率较低,而性格内向、好强的人易患。由于抑郁是长期情绪低落的结果,容易引起冠心病、高血压病、癌症等躯体疾病,也是自杀的常见原因,危及生命。

解决办法:经常开展老年娱乐活动,及时排除烦恼因素,多与老年人交朋友,自我鼓励,肯定自己,慈悲与博爱,修身养性去除负面情绪,多进行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宣泄情绪,找朋友倾诉。心理治疗是老年抑郁症的主要方法,通过倾听、理解、疏导、鼓励、保证等方式,使病人有安全感,树立自信,帮助病人扩大生活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应付环境的能力。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三环、四环类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等,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副作用,配合逍遥丸、红景天等中西药、藏药,可提高对抑郁药的耐受性。

亲属之间的关心、陪伴也是发现和缓解老年抑郁症的有效办法,但是由于忙于工作、生计等多种原因,亲属经常忽略老年人的一些异常表现,希望通过本文,初步了解老年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及时发现、及时就医,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提醒大家,当家人出现各种身体不适,而去医院综合内科检查没有明确器官病变时,应该向有精神科经验的医生咨询,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十三期【2015年07-0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