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节气养生之“小暑”“大暑”

栏目: 节气养生 作者: 文 / 西藏阜康医院针灸推拿中心 张启明 浏览量:

小暑至,温风起,处处闻蝉鸣。早已减衣避热的朋友们是不是还会觉得燥热不安?是的,我们即将进入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刻了!当然,“小暑”只是刚入伏,真正热的时候是在其之后的“中伏”—“大暑”。

 暑,顾名思义,暑热、热也。那“小暑”便为小热,“大暑”即为大热,民间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在这个季节里,天气炎热,人体的阳气处于最旺盛的状态,而且雨水多,暑气又易夹湿气侵袭人体,所以大家不仅要随时避暑气,护阳气,而且防湿除湿同样至关重要。

对于如何在这个季节里养护好自己的身体,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几点:

1、安神养心。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我们且不去判断此话的是与否,在五行上,心主夏,在夏季以养心为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且心藏神,七情伤身最终皆会伤心,所以大家能心平气和地度过夏季是最好不过了。

2、防暑。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最容易导致中暑,大家在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另外提醒大家的是在日光暴晒时最好不要让皮肤直接接触到柠檬汁、柠檬水之类的东西,因为接触到皮肤上的柠檬水在日光的照射下容易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为免遭皮肉之苦,大家还是敬而远之吧。

3、在不耗伤身体阳气的基础上,宜多食清凉解暑清湿之品。如果在这段时间过食大寒大凉的食物,就容易伤及脾阳,导致一系列的胃肠疾病及体征,如不思饮食、完谷不化、腹痛、胃痛、泄泻、四肢发冷,甚则四肢浮肿,而脾阳虚又会导致体内津液运行不畅,从而痰湿内生又引发出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所以,在饮食上切忌过食大寒大凉的食物,如海鲜、柿子、苦莲等,在这里一定强调的是“过食”,因为像一些寒性食物(如西瓜等),可以清热生津,辅以解暑。那么天气这么燥热,同时我们又要忌口,吃点什么好呢?大家不妨多吃点粥,因为粥不仅可以清热生津,而且可以养胃,在煲粥时加以茯苓、薏苡仁、红豆、绿豆、大枣、猪苓、冬瓜皮等利水渗湿,健脾清热解暑之药品是非常好的选择,在日常也可以将藿香、佩兰泡水喝以防暑,另外还可适当食以番茄、芹菜、芦笋、黄瓜、苦瓜、西瓜等瓜果时蔬,但不宜过量,防止增加肠胃负担,引起腹泻。夏季也是胃肠病好发的季节,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十三期【2015年07-0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