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2020华为手机杯围棋甲级联赛在成都武侯进行第11轮的比拼,西藏阜康队对阵上海清一队。十轮战罢,西藏阜康队以2:2主将胜江西金
西藏创办大型综合性医院:西藏阜康医院、专业的妇产儿童医院、独立的健康体检中心、专业的心脑血管医院、自治区人类辅助生殖中心、药品批发。
最近我老是想起外婆,想起外婆的家,想起我所有的过错。
外婆的家总是那样温暖,前后左右被树围着,旁边还有一洼小池塘。傍晚,外婆在田边唤鸭子,“鸭儿,哩、哩、哩、哩、哩” 那声音,那声调如唱歌般飘向田野,鸭子很是听话,每每听到外婆的呼唤,都会排着队摇晃着身子乖乖回家。有些时候我又不喜欢回外婆家。我很喜欢这群鸡鸭鹅,我看它们总是带着笑脸,可好多时候早上醒来,院子里总是摆好了鸡、或是鸭、或是鹅的尸体,一动不动,两眼无光,脖子上一条长长的血淋淋的口子,让人很是难过。我总是说不爱吃这些肉,可外婆从不听我的,鸡鸭鹅轮着上。我总觉得那群东西恨我,若不是我,他们还能快乐无忧地活上一阵。
我老是想起外婆磨的豆花,石磨一圈一圈地转着,白花花的豆浆慢慢地沥出来,沿着磨盘流入桶里。雪白的豆浆被外婆提到灶房,倒入大锅,柴火旺旺地烧着,豆浆在锅里翻腾,灶旁围了一群馋嘴的小孩。烧开的豆浆,外婆为我们每个小孩盛上一碗,舀上一勺子白糖,搅上一搅,白白的豆浆伴着豆子的香味美美地喝到嘴里,甜到心里。剩下的豆浆,外婆点上卤水,豆浆变魔术般清了水,豆花就出来了。外婆舀出几大碗豆花,放到桌上,再调上一碗调料,香嫩可口的豆花拌上外婆家特有的豆瓣酱和着藿香一起下肚,那滋味真不知该用什么词形容才好。豆花是我的一个情节,不管到哪,看到有豆花卖,我都想美美地吃上一碗,不只是它的美味,更是我对家乡,对外婆的挂念,只是外婆家豆花的味道想必是再也尝不到了。
外婆家的小池塘,美得不得了。夏季,池塘里站满了荷叶,几只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下,一条条小鱼翻出落下。午后我们总会抱了脸盆,来到塘里消暑,一次表妹扣了盆在塘里学游泳,好不容易浮了起来,高兴得不得了,对着我们大喊“看呐,我会游泳了”,话还没说完,盆一翻沉了下去,我们其他的小孩差点没笑背过气去。表妹从水里站起来,也不生气,跟着我们笑得好开心。现在表妹长大了,婚姻的不顺让她变了脾气,很久都不同我们联系了,当年那个傻傻的可爱的丫头现在已经不见了踪影。
池塘边有一个洗衣台,农忙的时候我就在那里帮外公外婆洗衣服。一次我正洗着,突然看到塘边的水台上一只拇指粗的肉虫子正慢悠悠慢悠悠地爬着,我找了根棍子轻轻挫它,虫子受了惊吓,使劲地往前蠕动,可能是太紧张也可能是太笨重,它竟跌落到水里,胖胖的身子只在水面扑腾了两下,就沉了下去。我本无意伤害它,它却因我掉落水中,不想害它性命,我赶紧找了瓢捞它起来,倒在草丛里,此时的虫子已经死了般一动不动,肚子圆鼓鼓的透亮,我想“完了完了,虫子定是呛了水了”,我找了根棍子,心肺复苏般轻轻按压它的肚子,没想到它竟活了过来,等缓过神来,便见鬼般飞快地爬走了,多么有趣的胖虫子,真心希望它能变成美丽的蝴蝶,是的,小时候我一直固执地相信所有的虫子都可以变成美丽的蝴蝶。
夏天外婆的地里和小树林里还会冒出蘑菇,用蘑菇烧出的汤可好喝了。我总是被弟弟妹妹带入玉米地、小树林捡蘑菇,不管天多热我们总会偷偷地跑出来也总会听到外婆在家里高喊:“小雨,你又把你姐姐带到哪里去了,她摸不得茅草,一哈哈回来身上要长包的。”我和表妹老是在地里笑,也不管外婆的呼喊,回去自然是起一身包,痒得不得了。一天,外婆家旁边的土坡上冒出了一个小蘑菇,我害怕太阳太大,蘑菇缺水长不大,还打了水去浇灌它,希望它能长大一点,外婆笑我傻气,说,蘑菇是有灵气的,被人摸过后就再也不会长了,我当时不信,可后来那颗蘑菇就真的没有长大了。那块长出蘑菇的地,外婆曾经指着对我说过,以后我若走了,就埋在那里,当时只觉那是很久以后的事,可现在外婆和外公真的就躺在那里了。
童年外婆的家承载了我太多的快乐,只是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转眼间外婆走了快三年了,最近我总是想起外婆和她的家,心里总是梗塞。前段时间“我是演说家”里,演说员琪琪讲“我的爱婆(琪琪对外婆的昵称,她觉得“外婆”不够亲切)”,她说“爱婆在的时候什么人都很重要,什么事都很急,什么人都不可以等,什么事都不能拖,只有爱婆可以等,只有爱婆的事可以拖,但是爱婆走了,现在我很想给她打电话,可是拨给爱婆的电话号码是几啊?”当时我就哭了,是啊,能够拨给我外婆的电话号码又是几呢。我很想告诉外婆,外婆我很想你,尽管你个性霸道不讲理,但是我知道你很爱我,如果有什么好东西,你总会想到把它拿给我。可是外婆,我的生活才刚刚好点,我都还没有报答你你怎么就走了,你知道在我的生命里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吗。
人说,“亲尚在,不远行”,我们是不孝的,父母尚在我们却为了生活远离故土,远离父母。真的不想远行,可生活总是拿皮鞭抽打着我们前行。父母的养老钱,父母能住上更好的房子,孩子的学费,孩子的好生活,哪一样不是肩上的枷锁,没有钱拿什么孝顺父母,教养孩子,生活真的很无奈。我们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搀扶老人下车,哪一件事不是希望其他人也能这样对待我们远在天涯的父母。抱怨爱人的父母不好,却尽量孝顺,不是因为大度或虚伪,而是害怕因为自己的不孝顺,给爱人造成遗憾,也害怕他也会对自己父母不好。
不管身处多远,我们终将回归,回到父母的身边。可是,亲爱的老人,您是否会健健康康撑到那一天,那一天您的孩子有时间有金钱,给您最快乐的晚年,伴你左右不再孤单。可是那一天,子欲养,亲尚待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