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电子期刊

专家谈痛风:吃出来的痛如何防?

栏目: 医学动态 作者: 阜康妇产儿童医院 院长 阜康(国际)健康体检中心 内科副主任医师 首席健康指导专家 浏览量:

每年健康体检的结果出来后,都会有人拿着尿酸升高的化验单找医生咨询:应该怎么让尿酸降下去?怎么吃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痛风?

 

与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血脂异常等一样,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也和吃关系密切,它们的预防和控制都与吃什么、怎么吃分不开。早在公元5世纪,人们就已把痛风与肥胖、贪吃和酒精摄入过量联系起来,也知道饮食无度是引起痛风急性发作的最常见诱因。然而,许多人,甚至痛风患者都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才能降低尿酸、减少痛风发作。今天,我们就请专家说说,怎么吃能减少“痛”。

 

食物中的哪些成分与痛风有关?

尿酸升高多与吃进的嘌呤有关

 

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它在体内扮演重要的生物学角色,参与体内蛋白质及DNA合成,在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的嘌呤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从食物中摄取,占体内嘌呤总量的20%左右。另一种来源是体内自身合成的,占体内嘌呤总量的80%左右,是核酸代谢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体内嘌呤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痛风病情发展的程度。从食物中摄入的嘌呤与机体代谢过程产生的嘌呤,在最终分解成尿酸的过程上差异很大。虽然从食物中摄取的嘌呤仅占人体嘌呤总量的20%,却很少能被人体所利用,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尿酸。这也就是从食物中过多摄取嘌呤与痛风发病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许多患者需要通过忌口的方式来自我控制病情的原因所在。

 

诱发痛风的食物种类有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沿海地区的痛风发病率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主要原因是在饮食中大量进食贝类、鱼、蟹、虾以及过度饮酒(尤其是啤酒)引起的。某些地区如四川、西藏、青海等的痛风发病率高,则多与人们喜食肉类、动物内脏和火锅有关。

 

高嘌呤饮食不仅与食物中嘌呤的含量有关,而且还和进食食物的总量有关。例如豆制品、菌类食物,虽然每100克中所含嘌呤远低于肉类及海鲜类,但进食过多同样会诱发痛风。

 

食物中的哪些成分影响尿酸水平

 

■蛋白质 蛋白质对于人体至关重要,但摄入蛋白质过量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当蛋白质在身体内被分解后,肾脏就要及时清除那些无用的废弃物质(尿酸就是其中一种),蛋白质摄入过多,肾脏可能会因为过量工作而受损。另一方面,由于被损坏的肾脏无法及时移除所有的废弃物质――尿酸,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就会升高,在形成晶体后就会沉积于机体的某个部位,沉积在关节就容易引发痛风性关节炎,而沉积在其他脏器将导致痛风并发症的发生。

 

■脂肪 从营养学角度讲,饮食中摄入的能量,只要大于消耗,就会引起脂肪的储存和堆积,从而导致肥胖;反之,能量的摄入少于消耗,就会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燃烧脂肪。脂肪燃烧过程所产生的酮体,能够阻碍血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因此,脂肪的摄入过多或过少都有可能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可以防止脂肪分解产生酮体,而且有利于促进尿酸的排出。不过,各种谷物的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多,从防治痛风的角度考虑,应尽量选择嘌呤含量较低的粗粮,如小米和玉米。主食以选择精米、细粮为宜。

 

■维生素 维生素与痛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当人体中的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缺乏时,容易导致尿酸排泄减少,诱发痛风发作。但是,对于不缺乏上述维生素的患者,除正常饮食摄入外,不宜刻意补充。摄取大剂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可以干扰人体尿酸的正常排泄,使尿酸排泄量减少。由于大剂量维生素C会降低秋水仙碱的镇痛效果,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时应避免大量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D也要慎用,因维生素D可促进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造成痛风患者肾脏的损伤。

 

维生素E在痛风治疗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维生素E缺乏时,细胞核容易被氧化而受损,形成过多的尿酸。

 

■矿物质 矿物质是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钙、磷、钾、钠、氯、镁和硫占人体总重量的3.95%;其他则为微量元素,共41种。机体如果严重缺乏微量元素,可引起核酸代谢障碍,嘌呤生成增加,诱发痛风发作。

 

防痛风挑碱性食物吃

多喝水降低血尿酸

 

水对于痛风患者的意义非同寻常。这是因为体内的尿酸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痛风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必须大于2000毫升。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要求每天饮水3000毫升以上,以保证每日的排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以促进尿酸从尿液中排出。

一天中,何时饮水是有学问的。早起和睡前是饮水的最佳时机。因为夜间和早晨起床,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中尿酸易沉积,此时饮水可使血液淡化,血流速度加快,防止血尿酸沉积。建议晨起累积饮水500毫升,日间可每隔1~2小时饮1杯水,晚上睡觉前适量饮水。如果是处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更要多饮水。

 

 

痛风患者饮用什么水也颇有讲究,因为只有在尿液偏碱性时尿酸才易于排出。一般饮用水的pH值是6.5~8.5,适合痛风患者饮用,不要喝弱酸性的纯水。也可选用矿泉水,但是要注意矿泉水中含钙量不宜过高。因为长期大量饮用含钙量过高的水,容易形成尿路结石。痛风患者可加用小苏打片,每日3次,每次2片(0.5克/片)以碱化尿液。

 

喝茶并不会导致痛风

 

过去,茶、咖啡和可可曾长期被列为痛风患者禁用的饮品,禁用的原因是它们分别含有茶叶碱、咖啡碱和可可碱,其分子结构均是甲基黄嘌呤,代谢后会转变为尿酸。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甲基黄嘌呤在人体内代谢后变为甲基尿酸盐,与尿酸盐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不会在肾脏和关节等处沉积,也不会形成痛风石。所以,痛风患者禁饮上述饮料的观点缺乏循证医学依据。另一方面,这几种饮料都呈弱碱性,若适量饮用反而有助于碱化尿液和促使尿酸排出,痛风患者是可以饮用的。

 

1听啤酒让痛风发生率增5成

 

饮酒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相关性得到了一致公认。因为,其一,酒精可使血乳酸水平增高,抑制肾小管尿酸的排泄,从而导致血尿酸的增高。其二,在中国,美酒与佳肴形影相随,部分“佳肴”富含嘌呤,能够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并能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其三,饮酒的量与痛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饮酒者患痛风的可能性是从不饮酒者的2.5倍。每天饮用341毫升的啤酒(一听多啤酒),就会使痛风的发生率增加50%;每日酒精摄入量每增加10克,痛风的危险就可增加1.17倍。其四,血尿酸水平与饮酒的种类同样密切相关,啤酒引发痛风的可能性最大,烈性酒次之,而葡萄酒基本上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吃果蔬有利于减少痛风

 

 

蔬菜属碱性食物,对于痛风患者大有好处。它可以增加人体内碱的储量,使体液pH值呈偏碱性状态;使关节液和尿液中pH值上升,关节中的尿酸呈游离状态,难以形成尿酸盐结晶;并可防止肾脏中尿酸盐结晶的形成,避免肾结石发生。此外,不少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少量的钾元素,钾可以促进肾脏排出尿酸,减少尿酸盐的沉积。

 

虽然蔬菜属碱性食物,并且嘌呤含量大多较低,但有些蔬菜是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时应该避免的。这些蔬菜每100克中的嘌呤含量虽远低于肉类和海鲜类,但是由于蔬菜在一餐中的摄入量较多,因此易在一餐中摄入过多的嘌呤。这类蔬菜主要有:香菇、韭菜、芦笋、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等。

 

水果属碱性食物,是众多食物中嘌呤含量最低的一类。大多数水果每100克嘌呤含量都小于0.01克。痛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吃水果,可起到排酸、降压、瘦身和延缓衰老的效果。

 

虽然水果有很多益处,但痛风患者也不宜过量食用。水果中的果糖含量高。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在体内分解过程中,会产生过量尿酸,导致痛风发作。果糖也属高热量物质,其代谢方式与葡萄糖并不相同,过量食用易增加脂肪,影响嘌呤代谢,成为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榴莲、椰子、荔枝、木瓜和芒果等热带水果含果糖较多,一次性或经常大量食用,可能增加痛风的风险。

 

痛风患者饮食误区

 

误区一:可以大量喝牛奶和矿泉水

牛奶是低嘌呤食物,也是痛风患者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是也不可大量摄入。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而痛风患者如果肝、肾代谢功能不好,很容易伴发结石。所以痛风患者饮食中应该避免食用可能会导致肾结石的食品。矿泉水也是如此,含钙质比较多,应尽量避免直接饮用。简单的办法是煮沸后饮用,可将钙镁离子转化为锅垢除掉。

 

误区二:只要不吃肉痛风就不会发作

在日常饮食中长期不摄入肉类,会使得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同时人体内的嘌呤代谢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痛风患者最后连吃青菜都会复发的原因。要保证均衡饮食,而不是禁肉或素食,切不可因噎废食。

 

误区三:吃的食物越少越好

很多患者得知暴饮暴食可诱发痛风发作后,就采取节食的方法。但由于外源摄取的热量不足,机体只有通过燃烧体内原有的脂肪来获取热量,而这时脂肪代谢所产生的大量酮体容易阻止尿酸从肾小管排泄,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误区四:素菜不会诱发痛风

很多患者都知道,多吃荤菜可诱发痛风,而且不利于痛风的治疗。因此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吃素菜就不会诱发痛风,所以就选择进食大量的素菜。其实,有些素菜含嘌呤并不低,如豆制品、扁豆、干豆类、菠菜、豌豆、毛豆、蘑菇、芦笋等,吃得过多同样也会诱发痛风。

 

 

 

食物的嘌呤含量

 

■高嘌呤类食物

若每100克食物中的嘌呤含量为150~1000毫克,无论是处于急性期还是缓解期的痛风患者,均应尽量禁食这类食品。这类食物包括动物的脑、心、肾、肝及鹅肉、鹧鸪、肉末、浓肉汁、鲭鱼、沙丁鱼、鱼子、干贝、蛙、贻贝和酵母等。

 

■中嘌呤类食物

每100克食物中含嘌呤25~150毫克,凡属缓解期的病人可从中选用一份动物性食品和一份蔬菜,但食用量不宜过多。这类食物中的动物性食品有鱼、肉、禽、贝类等,植物性食品有干豆类、豆浆、豆腐、扁豆、龙须菜、菠菜、蘑菇等。

 

■低嘌呤类食物

每100克食物中含嘌呤小于25毫克,最适宜于痛风患者食用。这类食品有小米、大麦、小麦、面包、面条、大米、玉米面、淀粉、蛋糕、饼干、黄油小点心、水果、鸡蛋、果酱、黄油、杏仁、核桃、蜂蜜、植物油、咖啡、茶、苏打水、汽水等。

 

食物的酸碱性

 

所谓食物的酸碱性,是指存在于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食物中的无机盐取决于所含矿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几率。钾、钠、钙、镁和铁进入人体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而磷、氯和硫进入人体后呈现的是酸性反应。

 

日常摄取的食物可大致分为酸性食物、碱性食物和中性食物。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只有酸性食物、碱性食物和中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保障身体的健康。

 

常见的酸性食物有:肉类、鱼类、家禽、李子和坚果类等。因为这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酸性物质,影响尿酸的排泄,故痛风患者应适量限制食用。

 

常见的碱性食物有:各种常见的蔬菜和水果,还有干豆类、奶类、栗子、茶叶和海带等。这类食物最适合痛风患者的食用。

 

中性食物有:食用油、盐、糖、醋和酒。这类食物在体内代谢中不产生酸碱性,故属中性食物。

 

 

 

烹调中减少嘌呤的小窍门

 

烹调鱼肉类食物 嘌呤为水溶性物质,在高温下更易溶于水。所以,痛风患者在食用鱼、肉类食物时,可先用沸水氽过后再烹饪,这样就能减少此类食物中的嘌呤含量。

 

通过烹饪方法控制嘌呤 痛风患者在饮食方面必须控制每日所摄入的总热量,均衡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使用微波炉或不粘锅可避免因食用油过量而造成的热量过多,同时也可减少维生素的丢失。烤箱既能除去多余的油,以降低热量,又能烤出香喷喷的美食。此外,烤鱼或肉时在盘底铺上铝箔纸,可方便去除溶出的嘌呤和油。所以,对痛风患者而言,微波炉、不粘锅和烤箱或许是最理想的烹饪厨具。

 

忌喝火锅汤 痛风患者千万不能喝火锅汤。因为火锅汤久沸不止、久涮不换,肉类、海鲜类中所含嘌呤多溶于汤中,其嘌呤浓度远远高于食物本身的含量。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二期【2013年春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