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阜康相伴

节气养生之“惊蛰”“春分”

栏目: 节气养生 作者: 文/阜康妇产儿童医院针灸推拿中心 张启明 浏览量: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时节天气回暖,春雷始鸣,雨水增多。万物复苏,当然各种病毒和细菌也开始活跃,因此,这也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需要大家格外注意。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春分时节,阴阳相半,昼夜、寒暑是平分的。所以大家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春分节气时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

无论是惊蛰还是春分,春天,是属肝的季节,肝气升发,食物五味中酸味可以助肝气,但过食会造成肝气过旺,不仅身体不适,而且容易伤及脾胃,消化不良,所以此时要少吃酸梅、话梅等酸性食物。而糯米、山药、黑米、燕麦、南瓜、红枣、桂圆、栗子等甘味食物最益补脾气,脾气充足又可以滋养肝气。此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保持寒热均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当然,人体自身也具备调整机体阴阳的通道。既然春季是调肝的时节,那么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提供几个穴位,大家只需动动手,便可健康地度过春季:

1.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2.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足三里:养生大穴,小腿前外侧,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 4 指宽处。之所以称作“三里”,是因为它具有“理上、 理中、理下”的功效,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强身 健体之作用。 按摩足三里穴除了对脾胃有帮助外,也对肝脏有益处。脾胃乃是气血化生之源, 脾胃功能正常,肝血才会充足,肝气才会顺畅。当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时,气血运 行受阻,其他脏腑也随之会受影响。因此经常按揉此穴能够补益脾胃、消除疲劳,并起到养护肝脏作用。

4.三阴交:位于腿部内踝尖直上3寸的位置,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的地方,具有养肝血、补脾、滋肾阴的作用。等到年纪稍长,脸部皮肤松弛,出现肌肉下垂,长斑、过敏等现象,其根源是出在身体内的脏腑,此时可按摩此穴,搭配中药,调理身体机能。

具体方法:反覆用拇指按摩各穴位5分钟,先按住不动,接着缓缓使力,再迅速放开,让穴位有酸胀、发热的感觉才可以。同时配合均匀呼吸,效果更好。

 


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总第十一期【2015年03-04月版】